西漢皇帝列表及簡介
時間:2017/12/25 17:27 | 發布:歷史新知網西漢皇帝列表
漢高祖劉邦(前256-前195) | 前206年稱帝, 在位12年 | 漢高祖劉邦,字季,出身農民家庭,陳勝反秦起義,劉邦響應,自稱“沛公”,前206年,劉邦攻入咸陽,后又與項羽爭天下,經4年,打敗項羽。與前202年建立漢朝,史稱“西漢”。劉邦在位12年,死于前195年,時年62歲。 |
惠帝劉盈(前211-前188) | 前195年即位, 在位8年 | 劉盈,劉邦的兒子,母呂后(雉)。劉盈為人軟弱,呂后專權。在位8年,死于前188年,時年24歲。 |
呂后(前241-前180) | (前188-前180) 年稱制掌權 | 呂后,姓呂名雉,劉邦妻子。她是劉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。劉邦死后,惠帝立,呂后掌權,她手段殘忍,野心勃勃?;莸鬯篮?,她先后選立劉恭,劉弘為帝,自己掌握實權,又大封呂氏家族。她死于前180年,時年62歲。死后,呂氏家族就被陳平,周勃一網打盡。 |
文帝劉恒(前202-前157年) | 前180年即位, 在位24年 | 文帝劉恒,劉邦第四子。前202年,呂后死,劉恒即位。即位后削弱諸侯勢力,減輕農民賦稅,重生產,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。漢文帝還是一位十分節儉的皇帝,自己穿粗制絲綢,妃子衣不能拖地,建造的陵墓隨葬品也只有陶器。死于前157年,時年46歲。 |
景帝劉啟(前188-前141) | 前157年即位, 在位17年 | 景帝,文帝的兒子。即位后,平定吳楚七國叛亂,漢朝統一的中央集權統治大大加強。景帝繼續推行減輕賦稅和徭役,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。形成歷史上的“文景之治”。景帝死于前141年,時年48歲。 |
武帝劉徹(前157-前87) | 前141年即位, 在位55年 | 武帝,景帝第九子。武帝在政治上繼續加強中央集權,陸續奪去大批王,侯爵位。并與匈奴進行長期的戰爭,先后以衛青,霍去病為將,屢次大敗匈奴。武帝時是西漢最強盛的時期。武帝死于前87年,時年71歲。 |
昭帝(前95-前74) | 前87年即位, 在位14年 | 昭帝劉弗陵,武帝幼子。昭帝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,對匈奴的關系處理也較得當。昭帝死于前74年,時年21歲。 |
宣帝(前91-前49) | 前74年即位, 在位26年 | 宣帝劉病已,一名詢,漢武帝曾孫,祖父劉據,父劉進。昭帝無子,劉病已立。宣帝時,進一步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。他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。史稱“孝宣之治,信賞必罰,可謂中興”。死于前49年,時年43歲。 |
元帝(前75-前33) | 前49年即位, 在位17年 | 元帝劉奭,宣帝子。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馬,侯十余,埋下外戚專權的禍根。元帝時有王昭君出使匈奴,但元帝時漢朝國力開始衰弱。元帝死于前33年,時年43歲。 |
成帝(前52-前7) | 前33年即位, 在位27年 | 成帝劉驁,元帝子。成帝時,漢王朝衰落,外戚專權,元帝終日與趙飛燕飲酒作樂,成帝死于前7年,時年46歲。 |
哀帝(前26-前1) | 前7年即位, 在位6年 | 哀帝劉欣,元帝的庶孫,成帝的侄子。哀帝時,社會矛盾尖銳化,但哀帝卻只信鬼神天地,寵幸男寵董賢,造成王莽專權。哀帝死于前1年,時年26歲。 |
平帝(前9-5) | 公元元年即位位, 在位5年 | 平帝劉衎,元帝庶孫,中山孝王劉興子。即位時9歲。王莽掌權。公元5年,被王莽毒死。時年14歲。 |
孺子嬰(5-25) | (6-8)年在位, 在位2年 | 孺子嬰,宣帝的元孫,劉顯的兒子。即位時才2歲。公元8年,王莽自立,公元25年,孺子嬰被 ... ,時年21歲。 |
西漢皇帝列表大全
西漢,又稱前漢,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,與東漢合稱漢朝,是中國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統封建王朝。公元前206年劉邦被西楚霸王分封為漢王,而后經過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,劉邦取勝后,公元前202年2月28日,劉邦稱皇帝,國號漢,史稱西漢,劉邦即漢太祖高皇帝。至9年1月10日王莽稱帝,改國號為新,西漢滅亡,一共211年。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漢,這樣西漢滅亡則是在26年。西漢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,社會經濟、文化全面發展,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,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。西漢定都長安,陵寢遍布關中,文物遺存十分豐富,顯示出“漢并天下”、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。
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步發展時期的強盛王朝,它繼承和鞏固了秦朝開始的統一國家,經濟繁榮,國力強盛。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大強國,是中國的第一個黃金時期。
西漢一共經歷了14個皇帝,一個攝皇帝,歷時211年。
西漢王朝的建立:
楚漢戰爭秦朝末年天下大亂,到處出現割據勢力,而劉邦和項羽也在這時崛起。項梁找到了楚王的后代,立為楚懷王(后為楚義帝),并且各自出兵,打算攻滅秦朝。
劉邦聽從謀士的安排,于公元前207年12月首先攻入關中,秦王子嬰投降,劉邦入據秦都咸陽。劉邦未實現“先入關者為王”的約定,因自己的實力不及項羽,退軍霸上。此后項羽漸握大權,憑借自己強大的武力進行統治,分封諸侯。立楚懷王為義帝,封自己為“西楚霸王”。他將劉邦封在蜀地,且將劉邦的國號定為漢。該年中國有18個諸侯,1個義帝。不久,劉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頓軍隊對項羽進行進攻,前期并不占據優勢。
不過,劉邦的軍事才能雖然無法與項羽相比,但劉邦善于使用人才,他重用蕭何、張良、陳平等謀士為他效力。更重要的是,他得到了不被項羽重用的將領韓信,正是他出色的軍事才能使局面逆轉。在最后的垓下戰役中,劉邦贏了項羽,而項羽拒絕了屬下東渡烏江卷土重來的建議之后,他在烏江邊自盡,為楚漢戰爭畫上了句號。
公元前202年2月28日,劉邦稱皇帝,定國號為漢。6月定都長安,西漢王朝誕生。
第1任漢高祖劉邦(公元前256—前195年)
漢高祖劉邦,漢族,沛縣豐邑中陽里(今江蘇豐縣)人,起兵于沛(今江蘇沛縣),字季(一說原名季)。其父劉煓,字執嘉(劉太公),生有四個兒子,劉伯,劉仲(又名劉喜),劉邦,劉交。劉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。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,在秦末農民戰爭中起義,登高一呼,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,稱“沛公”;公元前207年12月,劉邦所率義軍率先攻入秦都咸陽,公元前206年被義軍盟主項羽封為漢王,封地為漢中、巴蜀(因此在戰勝項羽后建國時,國號定為“漢”);公元前202年稱帝,定都洛陽,后遷都長安。登基后,劉邦采取的休養生息的寬松政策,不僅安撫了人民、凝聚了中華,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??梢哉f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的統一起來,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集起來。他對漢民族的形成、中國的統一強大,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性的貢獻。公元前202—公元前195年在位,共7年。
需要說明的是,漢高祖既非劉邦的廟號,也非謚號。作為漢朝開國皇帝,劉邦的廟號為“太祖”,謚號為“高皇帝”。但自漢武帝時代的史學家司馬遷開始,稱劉邦為“高祖”,后世多沿用之,因此史稱“太祖高皇帝”、“漢高帝”或“漢高祖”。劉邦死于公元前195年,終年62歲(虛歲),葬于長陵,謚號高皇帝。
第2任漢惠帝劉盈(前211年—前188年)
漢惠帝劉盈(前211年—前188年),西漢第二位皇帝(前195年—前188年),他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次子,母親呂雉,在位7年,死時年僅23歲。謚號“孝惠”,葬于安陵。他在位七年,所作的業績寥寥無幾,不過對于資質淺薄的漢惠帝而立言,他只要保證堅決執行父親創立的一套政策,上乘父制,善盡職守,就可國泰民安了。的確,漢惠帝也在漢王朝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,就憑這一點,漢惠也算得上是個好皇帝了。
第3任漢少帝劉恭(?——前184年)
西漢前少帝劉恭(?——前184年),前188年9月——前184年8月在位,漢朝第三任皇帝?;侍髤物裘顫h惠帝皇后張嫣,宣平侯女為孝惠皇后時,無子,詳為有身,取美人子名之,立所名子為太子。
漢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(公元前188年),孝惠崩,九月辛丑,葬。太子即位為帝,謁高廟。元年,號令一出太后。即前少帝。前187年為漢少帝元年。
呂雉成為太皇太后,臨朝聽政,并分封呂姓諸王,極力擴展呂氏勢力。帝壯,或聞其母死,非真皇后子,乃出言曰:“后安能 ... 吾母而名我?我未壯,壯即為變?!鼻?84年,呂雉得知后,囚禁他于永巷(即宮廷監獄),對外聲稱皇帝重病,拒絕接見任何人。呂雉又對朝臣說皇上重病,無法治理國家,應有人接替,得到朝臣肯定。于是,劉恭被廢黜,并被處死。
第4任漢少帝劉弘(?——前180年)
后少帝劉弘(?——前180年),前184年6月15日——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,漢朝第4任皇帝。原名劉山,曾用名劉義。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,生母不詳。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,被封為襄成侯。前186年七月,常山王劉不疑死后,劉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為常山王,并改名劉義。
公元前184年6月15日,呂雉命常山王劉義繼任帝位,并改名為劉弘,即后少帝。在中國歷史上,皇帝即位一般改稱明年為元年,但因太皇太后呂雉臨朝聽政,故未改稱元年。
公元前180年9月,呂雉逝世。經過周勃、陳平等人努力后,鏟除呂氏家族力量。朝臣認為,少帝劉弘及梁王劉太,淮陽王劉武等并非漢惠帝親生兒子,應當廢黜。注待朝臣選定漢高祖與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劉恒作為新皇帝(即漢文帝),并迎入長安后,11月14日劉弘等被誅 ... 。
第5任漢文帝劉恒(前202——前157)
漢文帝劉恒(前202-前157),高祖中子,母薄姬。前一九六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后,封劉恒為代王。高祖死后,呂后專權,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。前一八○年,呂后一死,太尉周勃、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,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,是為漢文帝。文帝以儉約節欲自持,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。他好[黃老之學],在位二十三年,對穩定漢初封建統治秩序,恢復利發展經濟,起了重要作用。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治,歷來被視為盛世,史稱[文景之治]。
第6任漢景帝劉啟(公元前188—公元前141)
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恒第5子,母親竇姬(竇太后),漢惠帝七年(前188年)生于代地中都(今山西平遙縣西南)。西漢第6位皇帝。公元前157年—公元前141年在位,在位16年,卒于景帝后三年(前141年)終年47歲,謚號“孝景皇帝”。安葬于陽陵。曾用年號:前元、中元、后元。按周代的《謚法解》,“景”是美謚:“由義而濟(獲得成功)曰景”,“耆(通“嗜”)意大慮(喜歡深思熟慮,善于充分謀劃)曰景”,“布義行剛(傳播仁義,品德堅強)曰景”。雖有諂媚溢美之意,但還是從幾個側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好。
第7任漢武帝劉徹(前157年—前87年)
漢武帝劉徹(前157年—前87年),漢族,生于長安,幼名彘,是漢朝的第7位皇帝。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、戰略家、詩人。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、漢文帝劉恒的孫子、漢高祖劉邦的曾孫,其母是皇后王娡。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,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,16歲登基,在位五十四年(公元前141年—公元前87年),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。曾用年號:建元、元朔、元光、元封、元狩、元鼎、征和、后元、太始。謚號“孝武”,后葬于茂陵?!吨u法》說“威強睿德曰武”,就是說威嚴,堅強,明智,仁德叫武。他的雄才大略、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,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。
漢武帝創造了六個“第一”;第一: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。第二: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。第三: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。第四: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.第五: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。第六: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。
第8任漢昭帝劉弗陵(前94—前74年)
劉弗陵(前94—前74年),字不,漢武帝少子,母趙婕妤。劉徹死后繼位,時年8歲。在位14年(前87—前74年),病死,葬平陵。年號始元、元鳳、元年。Lo
第9任漢少帝劉賀(?—前59年)
劉賀(?—前59年),史稱昌邑王,五歲時襲父劉髆封為昌邑王,最初李廣利、劉屈氂因為策劃謀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,被武帝識破而滅族。公元前74年六月霍光等迎立他繼位。
據《漢書·霍光金日磾傳》載劉賀罪行“受璽以來二十七日,使者旁午,持節詔諸官署徵發,凡千一百二十七事?!眲①R在即位27天內,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,平均一天40件?;艄庖云洳豢爸厝?,與大臣奏請皇太后(霍光的外孫上官氏)下詔,于同月廢黜了他,并親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,削去王號,給他食邑二千戶。同年,霍光尊立衛太子唯一的遺孫劉病已為宣帝。元康二年,霍光寫信給山陽太守張敝:“謹備盜賊,察往來賓客。毋下所賜書?!币螽數毓賳T密切監視劉賀。從各種證據看來,劉賀之立廢,實乃削權之舉。前63年漢宣帝封劉賀為?;韬?。
第10任漢宣帝劉詢(公元前91--前49年)
漢宣帝劉病已(公元前91年4月7日—公元前48年1月10日),字次卿,西漢第十位皇帝。公元前74年9月10日—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,在位25年,病死,終年42歲,葬于杜陵(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15里處)。
他是漢武帝劉徹嫡曾孫、戾太子劉據孫、史皇孫劉進子。因漢昭帝無子,昌邑王劉賀又被廢,所以在公元前74年9月10日(農歷元平元年七月庚申日),17歲的劉病已先被上官太后封為陽武侯,一個時辰后即被立為皇帝。公元前64年6月(農歷元康二年五月),改名劉詢,宣帝改名“詢”的理由是“病”、“已”兩字太過常用,臣民避諱不易。
宣帝劉詢因少遭不幸(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),流落民間,察知民間疾苦,所以即位之后,能躬行節儉,多次下令節省開支。劉詢為人聰明剛毅,高才好學,為政勵精圖治,史稱“中興”。然而宣帝劉詢從出生到即位,再到親政,既坎坷多難,又極富傳奇色彩。
漢宣帝劉詢(前91年—前49年),本名劉病已,字次卿,又字謀,即位后改名劉詢,西漢第七位皇帝(前73年—前49年在位)。漢武帝曾孫,廢太子劉據的孫子。
漢武帝征和二年(前91年),“巫蠱之禍”爆發,劉病已的祖父、當時的太子劉據和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均因此被 ... ,剛剛出生不久的劉病已也被投入大牢。因為有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,武帝命令處死所有犯人,廷尉監邴吉據理力爭,保住了劉病已的性命。第二天武帝就撤銷了這道命令。由于他還是個嬰兒,邴吉在獄中挑選兩位女囚做他的奶娘。劉據一案 ... 后,劉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的娘家。前75年娶許平君為妻。
第11任漢元帝劉奭(公元前74年—公元前33年)
漢元帝劉奭(公元前74年—公元前33年),公元前48年—公元前33年在位,是西漢第11位皇帝。他屬馬,是劉詢與嫡妻許平君生的兒子。他出生幾個月后,其父即位做了皇帝。兩年后,母親許皇后被霍光妻霍顯毒死?;艄馑篮?,公元前67年5月(農歷地節三年四月),劉奭被立為太子。公元前48年1月(農歷黃龍元年十二月),宣帝死后繼位,在位16年,病死,謚號為孝元皇帝。公元4年,劉衎尊其廟號為“高宗”。后葬于渭陵(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12里處)。
第12任漢成帝劉驁(公元前51--前7年)
漢成帝劉驁(公元前51年—公元前7年),是西漢第12位皇帝,公元前33年—公元前7年在位,死后謚號“孝成皇帝”,葬于延陵,廟號統宗(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15里處)。
在中國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,漢成帝是“赫赫有名”的。歷史上對他的定評是“湛于酒色”。他自甘墮落,迷戀酒色,荒淫無道,不理朝政,最后竟死在“溫柔鄉”中。
成帝劉驁生于漢宣帝甘露三年(公元前51年),屬蛇。他是漢元帝劉奭做太子時與王政君生的兒子?!膀垺边@個名字是他爺爺漢宣帝給起的,意思是希望他做劉漢王朝的千里馬,結果卻連豬狗都不如。由于成帝昏庸失政,“趙氏亂內,外家擅朝”,便留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。
第13任漢哀帝劉欣(公元前25年-公元前1年)
漢哀帝劉欣(公元前25年-公元前1年),字和,漢族,生于成帝河平四年丙申(公元前25年)三月壬辰日。西漢歷史上的第13個皇帝,元帝劉奭之孫,定陶王劉康之子,成帝養子。18歲的劉欣于綏和二年甲寅(公元前7年)四月繼位稱帝,翌年改年號為“建平”,此即歷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漢哀帝。史稱漢哀帝少年時原本不好聲色,是個熟讀經書、文辭博敏的有才之君。在位6年,病死,終年26歲,葬于義陵(今陜西省咸陽市西8里處)。
第14任漢平帝劉箕子(公元前9年-公元6年1月4日)
漢平帝劉衎(公元前9年-公元6年1月4日),原名劉箕子,漢元帝孫,漢成帝的侄子,漢哀帝的堂兄弟,中山王劉興子。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,王莽為便于弄權,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。于10月迎立年僅8歲的劉衎為帝。第二年改年號為“元始?!痹谖?年,一說被王莽毒死,一說病死。終年14歲,葬于康陵(今陜西省成陽市西25里處)。
第15任漢孺子劉嬰(公元5--25年)
孺子,名劉嬰(公元5年-25年),宣帝玄孫。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為帝。在位3年,于混戰中為亂兵所 ... ,終年21歲,葬處不明。劉嬰史稱孺子嬰。
劉嬰,楚孝王劉囂曾孫,廣戚侯劉顯子。王莽毒 ... 平帝后,見奪位的時機尚未成熟,再次舍大就小,于公元6年立劉嬰為帝。
劉嬰繼位時,年僅2歲,由王莽攝政,改年號為居攝,不久,王莽自稱假皇帝(代理皇帝)。初始元年(公元8年)十一月,王莽稱帝,改國號為新,廢黜劉嬰,降封他為安定公,命令他閑居在長安,西漢滅亡。
公元25年正月,平陵人方望等起事,劫取劉嬰逃離長安,到了臨涇,立劉嬰為帝,2月,被推翻王莽而被擁立為更始帝的劉玄,派部將帶兵前去攻打?;鞈鹬?,劉嬰為亂兵所 ... 。
玄漢更始帝劉玄
更始帝劉玄,生于公元?,卒于公元二五年,漢景帝劉啟之后裔,長沙王發之五世孫,公元二三年癸未歲二月登基。劉秀稱帝后,廢為淮陽王,后被赤眉軍勒死,在位三年。
西漢皇帝列表
西漢皇帝列表漢代有西漢,東漢兩個時期。西漢又叫前漢,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止,因國都長安(今陜西省西安市)在東漢國都洛陽的南面,故稱西漢。西漢共有15個帝王,包括前后少帝和昌邑王劉賀。所附的淮陽王劉玄,敗降后被勒 ... 。
高祖(劉邦)字季(公元前256——前195年),漢朝開國皇帝。公元前202年——公元前195年在位,共12年。終年62歲,葬于長陵。朝代故事:垓下之戰、白登之圍。
惠帝(劉盈)(公元前211——前188年),高祖長子,高祖死后繼位。公元前195年——公元前188年在位,共7年,劉盈為人軟弱,呂后專權。病死,終年24歲,葬于安陵。
劉恭漢前少帝(公元前192年——公元前180年),公元前188年——公元前184年在位,共4年,被呂后所 ... ,時年12。
劉弘漢后少帝(?——公元前180年),原名劉山,曾用名劉義,公元前184年——公元前180年在位,共4年。呂后死后和兄帝梁陽、常山王同時被大臣所 ... 。
呂后(呂雉)(公元前241年——公元前180年)。高祖皇后,高祖死后執政,公元前211年——公元前180年執政,共16年。病死,終年62歲,葬于高祖長陵的西園(今陜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)。注呂后并未稱帝。
文帝(劉恒)(公元前202年——公元前157年)。高祖第三子,惠帝死后,呂后立非正統的少帝。呂后死后,周勃等 ... 死呂產,迎立劉恒為帝。公元前180年登基——公元前157年在位,共23年。病死,終年46歲。葬于霸陵。朝代故事:緹縈救父,文景之治
景帝(劉啟)(公元前188年——公元前141年)。文帝第三子,文帝死后繼位,元前157年——元前141年在位,共16年。病死,終年48歲,葬于陽陵。朝代故事:文景之治,七國之亂。
武帝(劉徹)(公元前156年——公元前87年)。景帝第三子,景帝死后繼位。公元前141年——公元前87年)在位54年,于巡視途中病死,終年71歲,葬于茂陵。朝代故事:張騫出使西域、獨尊儒術、漠北之戰、霍去病之死、蘇武牧羊、司馬遷與史記。
昭帝(劉弗陵)(公元前94年——公元前74年)。武帝少子,武帝死后繼位。公元前87年——公元前74年在位,共13年,病死,終年22歲,葬于平陵。
昌邑王(劉賀)生卒年不祥。武帝孫,昭帝侄。昭帝死后無子,由他繼位,在位27日,因淫戲無度,被輔政大臣霍光廢黜,后事不祥。
宣帝(劉詢)(公元前90年——公元前49年)。武帝曾孫,昌邑王被廢后繼位。公元前74年——公元前49年在位,共25年,病死,終年42歲,葬于杜陵。朝代故事:宣帝中興。
元帝(劉奭)(公元前76年——公元前33年(])。宣帝子,宣帝死后繼位,公元前49年——公元前33年在位,共16年,病死。終年44歲,葬于渭陵。朝代故事:昭君出塞。
成帝(劉驁)(公元前51年——公元前7年)。元帝子,元帝死后繼位,公元前33年——公元前7年在位,共26年,病死。終年45歲,葬于延陵。
哀帝(劉欣)(公元前26年——公元前1年)。成帝養子,成帝死后繼位,公元前7年——公元前1年在位,共6年,病死,終年26歲,葬于義陵。朝代故事:斷袖之癖。
平帝(劉衎)(公元前9年——公元5年)。原名劉箕子,元帝孫,中山王劉興子,哀帝死后繼位,在位公元0年——公元5年在位,共5年,一說被王莽毒 ... ,一說病死,終年14歲,葬于康陵。
孺子(劉嬰)(公元5年--公元25年)。宣帝玄孫,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為帝,在位公元6年——公元8年在位,共3年,公元8年,王莽自立,西漢至此結束。公元25年,劉嬰于混戰中為亂兵所 ... ,終年21歲,葬處不明。朝代故事:王莽代漢。
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0年。
新王朝公元9—23年首都長安
新皇帝王莽(公元前45年--公元23年),公元9年—23年在位,15年。國號“新”,史稱“新朝”。年號為“始建國”。公元14年改元“天鳳”,公元20年又改元“地皇”。
新王朝共1帝立國15年。
玄漢王朝23年—25年首都長安
更始帝劉玄23年—25年在位3年字圣公,南陽蔡陽(今湖北棗陽縣西南)人。劉玄原本是西漢皇族,祖父為蒼梧太守劉利,父劉子張,母何氏,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。
玄漢王朝共1帝立國3年。